他如阳光般的存在,总给以人温暖与感动,这个亘古百年的名字也从未因岁月的流逝而蒙上深沉的灰,只是淡淡燃着星星之火……
他就是雷锋,他的行为没有私心,动机无比慷慨,心中没有存求回报的念头。只在芸芸的世界里留下自己淡雅朴素的印记。
影片就是这样朴素的地慢慢道来,灰白的镜头,朦胧的车,人,故宫都泛着黄色的沉重的墨块。为影片增添了一抹浓重的历史色彩同时也显现下一派哀伤的基调。
影片用回忆的方法,前后交织着鲜明线索,讲述着雷锋的从军生涯。最后明线,暗线一融和,就结束了。一开始,雷锋螺丝钉般的钻劲就先深入人心,与教官练习搏斗,屡战屡败,屡败屡战的永不言弃的精神令人钦佩,而失败后友善谦逊的笑容同样值得人学习。
同样有一幕也萦绕在心头挥之不去。大雨天雷锋辅导完学生后,忍着腹痛,独自跋涉六十多里路回到营地。迟到的他被教官训斥,但他没有解释,立刻去弥补自己因此未完成的事。也就是这样一个人,将省吃俭用积攒下来的100元捐献给了灾区,而自己的衣袜舍不得换新,疮痍的补丁,缝缝补补又三年。也就是他,在别人给他拍照专访时,恳求也拍拍其他人,还心系着他人,不想伤害到他人。
影片最后,结局注定使人哀叹,雷锋风华正茂,在外出时,车子不慎撞上横杆……花开花谢,生命凋零仅让雷锋回味了22年的春夏轮转……
影片终了,余音仍旧袅袅,“如果你是一滴水,你是否滋润了一寸土地?如果你是一线阳光,你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?如果你是一颗粮食,你是否哺育了有用的生命?如果你是一颗最小的螺丝钉,你是否永远守在你生活的岗位上?”这声音挥之不去,也在心灵间冲荡着。问问自己做到了吗。面对困难,失败时我们是否有一股钉子精神呢,是否做好了自己该做的事。雷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,因而有“雷锋出差一千里,好事做了一火车”。而我们日常生活中,举手投足之间又做了多少有意义的事。雷锋立志做一个“纯粹的人”,我们也要如此纯粹,散发自己的光与热。
如果说社会是一棵树,那么雷锋精神如同那根系,只在黑暗中默默探寻,拥抱不了阳光,却为树的绿叶开花奋斗,静静支持着整棵树的盎然生机。时代缺不了这样的根系,百年后也注定需要我们的代代薪火相传……